Join us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the following rights
Get fresh academic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Sign up for exclusive endoscopy contests and training courses
Use online training software
Watch the LIVE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surgery
2019年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2019年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小肠是人体最长的器官,但其疾病的临床确诊仍比较困难,针对小肠疾病检查虽有多种方式,但小肠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治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医学研究生报》专刊推出“消化系统诊疗进展专题”,特邀参与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的著名专家,上海长海医院杜奕奇教授就2018年出版的《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做一解读,以期为促进我国小肠镜技术的开展提供指导。
引言
自从双气囊小肠镜(简称“小肠镜”)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对于临床小肠疑难疾病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肠镜的应用在国内日益普及,成为国内大型综合医院消化科的“标配”。
2018年10月,最新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简称“指南”)经过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镜和胶囊镜学组专家的讨论,正式刊出发表,引起了国内开展小肠镜技术医师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2018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学者同道提供参考。
纵观本次指南的更新,主要亮点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更新小肠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使小肠镜的应用有章可依
(1)小肠镜适应证由原9种增加至12种。新增加:小肠疾病的治疗、困难结肠镜和外科手术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2)小肠镜可将全结肠检查成功率提高至99%以上,可作为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患者必要的替代方法。
(3)对原有的9种适应证,指南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义。并新增疑似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的适应证
(4)指南将禁忌证进一步细化为绝对和相对禁忌证。
二、规范小肠疾病的诊断流程,令小肠镜的作用退居“二线”
(1)指南再次强调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不用作“一线”方法。
(2)通过建立“胃镜/结肠镜→胶囊内镜/小肠三维CT→小肠镜”的诊断流程,在前期通过其他检查怀疑小肠疾病时采用小肠镜,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小肠镜的作用。
(3)指南首次对确定正确的进镜途径进行说明,首次提出胶囊内镜的时间指数的作用(≤0.6选择经口/>0.6选择经肛),同时指出小肠三维CT/MRI对病变部位的提示作用,以及根据小肠疾病的好发部位选择进镜途径。
三、提出小肠镜的操作技巧.为小肠镜的培训提供指导
(1)指南对小肠镜的操作技巧做了详尽阐述,对于单气囊和双气囊小肠镜的操作分别作了详细指导
(2)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判断进镜深度和病变部位的方法。可用粗略及精确判断法。
(3)指南还对小肠镜常用的标记方法进行阐述,包括黏膜标记和黏膜下注射标记等。
(4)指南首次提出“深度进镜”的理念,指出“择期对接检查比当日立即进行对接检查更容易实现对接”。
(5)强调小肠镜标记后的对接率为评价小肠镜检查质量的“金标准”
四、列举小肠镜的治疗应用,拓展小肠镜的应用范围
(1)指南重新定义了小肠镜可以开展的临床治疗技术,突出小肠息肉切除术、小肠异物取出术、小肠出血内镜下治疗、小肠狭窄扩张术和小肠镜辅助ERCP共5项新技术
(2)小肠异物里最常见为滞留的胶囊内镜。既往对此多采用外科手术取出,指南根据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经口小肠镜取出胶囊内镜的成功率可高达70%,即使经口取出失败,也可再次行经肛小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或行狭窄扩张术后取出,从而使患者免于外科手术治疗。
(3)指南对于小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如小肠镜下APC烧灼、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等。
(4)指南对于小肠狭窄扩张术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该技术是治疗克罗恩病导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5)小肠镜辅助ERCP的成功率可以达到60%~80%,对于外科术后解剖异常的胆胰管病变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五、引用小肠镜的国内研究,使指南的依据更有证可循
本版指南的最大亮点在于引用了多项来自我国的小肠镜临床研究,使指南更具有“中国特色”。
新版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是在近年来国内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对于开展小肠镜技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推动该技术的临床普及、推动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献出处
[1]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10):693-702.
[2] 2018年版《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 医学研究生报2019年6月 第32卷 第6期 消化系统炎症与肿瘤诊疗进展专题.
声明
富士胶片内镜世界(LIFE World)所登载的内容及其版权和使用权归作者本人与富士胶片所有。如发现会员擅自复制、更改、公开发表或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富士胶片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网站信息中涉及的治疗手技皆为术者个人针对该名患者特定体质及健康状况所采取的手法;术者对器械和药品种类的选择,也受到手术发生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相关内容及信息仅供会员参考。如盲目使用网站信息中涉及的治疗手技而发生意外,恕富士胶片及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内容
-
文献解读2024/06/05牙线牵引法辅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用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浅表肿瘤的治疗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消化内科黄思霖主任团队首次报道在一例手术中使用胃镜、结肠镜以及牙线牵引辅助进行十二指肠水平段的浅表肿瘤的ESD治疗。以“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dental floss tra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 superficial tumor in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duodenum”发表在《Endoscopy》(JCR一区,影响因子9.3分)。
-
文献解读2024/03/01内镜下肌间剥离术(EI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简称类癌,随着近年来肠镜的普及,其发现率逐年增加,直肠类癌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出现远端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逐渐增加。直肠类癌往往起源于黏膜肌层或者黏膜下层,没有包膜(图1),一般发现后如果辅助检查未发现远处和淋巴结转移者建议行内镜或手术切除(图2),目前指南推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来治疗,但临床工作中发现EMR或ESD术后有出现切缘阳性的病例。
-
文献解读2021/08/05LCI-FIND:LCI对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的临床价值【影响因子21.317】加藤元嗣、河野辰幸、春间贤、八木信明、菅野健太郎;
-
文献解读2023/01/20联动成像技术与白光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Diagnostic accuracy of linked colour imaging versus white light imaging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udy)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表明LCI在诊断EGC方面比白光(WL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检查时间更短;常规临床检查应该使用LCI进行胃镜检查。
-
文献解读2022/12/05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常规流程(两进两退法)我国是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发国家之一,而食管和胃的早期癌预后明显优于进展期癌,因此提升我国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现率尤为必要。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胃镜检查摄片的不规范性,导致我国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筛查状况并不理想。图像增强内镜是新兴的具有多种特殊光源和高清晰度画面的内镜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病变的筛查和诊断能力。本文就图像增强内镜如何进行标准化胃镜摄片作简短探讨,以期同行能从中获益。
-
文献解读2021/09/06LCI在林奇综合征患者结肠息肉检查中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Britt B S L Houwen, Yark Hazewinkel, María Pellisé, et al;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