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胡端敏 吴伟 程桂莲 徐利明
本期文章的标题堪称“标题党”的典型,但经反复斟酌,我仍决定维持原题,缘于尚未想到更贴切的替代之语,相信阅读完本文的同道定会有所共鸣。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 SMT)的内镜切除已日益普及,然而时有“假SMT”被误切的报道,其中外压或粘膜下变异血管无疑是最凶险的“假瘤子”,稍有不甚将酿成大祸,将这些貌似SMT的血管称之为“内镜切除之地雷”毫不为过。我们团队曾撰文详细介绍过上消化道血管性外压的形态和分布,本期微文将介绍另外一种凶险的“假瘤子”-----黏膜下畸形动脉。
黏膜下动脉畸形相对少见,如表面黏膜糜烂引起大出血时,病情危急,又称Dieulafoy’s病变。黏膜下动脉畸形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过去曾将其归为胃动脉瘤,认为出血是由于动脉瘤的扩张、破裂所致,但近来病理发现黏膜下动脉畸形的血管有内膜、中层和外膜,排除了动脉瘤的可能。正常情况下,进入消化道壁的动脉分支逐渐变细,最终在黏膜内形成毛细血管系统,但黏膜下畸形动脉分支进入肌层后保持恒定直径,因而称为恒径动脉。不同于静脉,动脉管壁厚且压力高,在EUS平面常上呈现为厚壁环状结构--“瞳孔”(图1 A),考虑到其处理不慎时的巨大风险,故被成为“恶魔之眼”(图1 B)。
图片 1 恶魔之眼
一:胃的“恶魔之眼”
(1)病例1
中年女性,常规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大弯侧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2 A),超声内镜小探头见黏膜下层一厚壁环状结构--“瞳孔”,呈现红色方框内的“恶魔之眼”(图2 B),内镜切除后病理证实为胃黏膜下层畸形动脉(图 2 C)。
图片 2 胃窦黏膜下畸形动脉
A: 胃镜见胃窦大弯侧黏膜下隆起 B:EUS示方框内“恶魔之眼”C: 内镜手术证实畸形动脉
(2)病例2
中年男性,胃镜体检发现胃体大弯侧短柱状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3 A),超声内镜小探头和环扫超声见黏膜下层一厚壁环状结构--“瞳孔”,呈现红色方框内的“恶魔之眼”(图3 B-C),环扫超声多普勒证实为胃黏膜下层畸形动脉(图 3 D)。
图片 3 胃体大弯侧畸形动脉
A: 胃镜见胃体大弯侧黏膜下隆起 B-C:MPS和环扫EUS示方框内“恶魔之眼”
D: 环扫多普勒证实畸形动脉
(3)病例3
青年女性,常规体检发现胃后壁黏膜下隆起(图3 A),超声小探头见黏膜下层的“恶魔之眼”(图3 B),动态视频可见从胃壁外进入胃黏膜下层的畸形动脉(视频1)。该病例告诉我们,如果临床怀疑壁外穿入的畸形动脉时,可以通过动态观察来尝试探寻来源。
图片 4 胃体后壁的畸形动脉
二:小肠“恶魔之眼”
理论上讲,消化道任何部位都会出现黏膜下动脉畸形,随着小肠镜的广泛应
用,针对小肠黏膜下隆起的超声探查也走进临床,下面患者就是我们单位遇到的一例罕见的小肠“恶魔之眼”--动脉畸形。
图片 5 小肠黏膜下畸形动脉
A-B : 小肠镜下见黏膜下条性隆起 C:EUS示方框内“恶魔之眼”
三:结肠“恶魔之眼”
结肠黏膜下畸形动脉的超声小探头图像和胃及小肠内相似,下面是发表在《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上的病例,我们也可以看到结肠黏膜下“恶魔之眼”。
图片 6 乙状结肠畸形动脉
A :肠镜下见乙状结肠黏膜下隆起 B: 厚壁闭环结构--恶魔之眼(红色方框内) C:黏膜切开 D: 术中见飙血小动脉 E:成功内镜下止血 F:三枚钛夹封闭
摘自: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 Volume91, No.5: 2020 1213-1214
相对于血管外压而言,黏膜下动脉导致的隆起较小,EUS术者更倾向于采用微探头来探查病变,这意味着将无多普勒血流的帮助,因此,识别“恶魔之眼”更为重要。此外,内镜切除SMT时,无论直接切除还是经隧道切除,术者都应缓慢、逐层分离,尽量裸化病灶以获得良好视野。如怀疑畸形动脉,仔细观察是否存在波动,必要时可以采用注射针穿刺试探,也可采用钛夹或尼龙圈扎实根部后再行切除。内镜切除过程万一遇到黏膜下的畸形动脉出血,需要沉着冷静,将病灶置于重力高位,可采用电凝、钛夹或OTSC等综合措施。
本期内容比较短,希望对EUS和内镜切除的同行有所帮助,如果您在工作中碰到“恶魔之眼”请务必记住——当你看着病灶时,它也在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