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以下内容中所有出现的LCI指联动成像技术(LCI:Linked Color Imaging);BLI指蓝光成像技术(BLI:Blue Light Imaging)
嘉宾
李滨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黄思霖 |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镜下观察
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乳头旁有一3*2的IIc+IIa型病变,白光下色调发红,BLI模式下以茶色调为主,边界清楚,有特征性乳白色MCE,病变中央存在绒毛样、网格样的微结构改变。水中放大观察,微血管呈混合样改变,诊断为肿瘤性病变。喷洒靛胭脂,形态更加清晰,边界更为明显。
术中要点
1.【环周标记:2'30" - 3'20"】十二指肠隆起或凹陷不明显,操作过程中边界易模糊,建议标记边界并发挥引导作用。
2.【注射隆起:3'20" - 4'00"】十二指肠病变液体弥散较快,注射液优先选择透明质酸钠。
3.【切开:4'00" - 20'25"】优先切开剥离面侧,其次为困难侧,浅切开暴露黏膜下层后追加深层切开;采用纯切模式可加快速度的同时减少电凝伤害。
4.【创面处理:20'25" - 26'36"】主要处理穿支血管、避免过度电凝伤害,降低迟发性穿孔概率。
5.【放置胃管:26'36" - 28'30"】将胃管放置于剥离面处,减少消化液的腐蚀。
ESD手术
Q&A环节(专家解答请观看视频)
Q1:十二指肠ESD的剥离深度是否需要沿着下层剥离吗?在控镜上是否主要依靠小钮?
Q2:刚开始做的时候建议牵引吗?此处牵引的话用什么方式的牵引较好?
Q3:十二指肠ESD局部注射有什么技巧?选择什么样的注射液?
Q4:预防术后并发症需要注意些什么?
*术者使用器械:
ELUXEO 7000
EG-760Z(上消化道放大镜)
出处:2024年12月26日镜诚所治消化道治疗专栏沙龙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