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浏览可能出现不稳定,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日历

早癌诊治

EARLY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早癌诊治> 早癌诊治> 品牌活动> 镜诚所治

早癌诊治

品牌活动

  • 包崇举:食管-胃结合部巨大肿瘤双切口STER一例

    2025-04-25

    查看详情
  • 李风:乙状结肠LST一例

    2025-03-25

    术中要点

    1、【黏膜下层注射:4'42" - 5'05"】注射透明质酸与生理盐水(1:10)

    2、【黏膜层切开:5'06" - 16'52"】大量使用电切,快速切开黏膜与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随后进行口侧注射与口侧切开,实现环周切开。

    3、【黏膜下剥离:16'53" - 24'32"】剥离病变,部分病变建议使用锥形治疗帽,辅助更好的进入黏膜下层。

    4、【创面处理及标本观察:24'32" - 26'00"】止血夹止血,处理创面。

    查看详情
  • 肖君:一例贲门早癌的ESD治疗

    2025-02-19

    1、【环周标记:6'09" - 7'11"】标记点距病灶约5mm,病灶一侧有齿状线,存在天然双标记。

    2、【黏膜下层注射:7'12" - 8'15"】注射针稍微回拉,确保注射深度合适;连续注射,确保注射点形成较为光滑的弧度。

    3、【黏膜层切开:8'15" - 9'16"】切开位置距标记点约2mm,通过转动镜身、控制切开深度,完成环周切开。

    4、【黏膜下剥离:9'17" - 19'21"】转动镜身推进式向前切开,贴着固有肌层上方运刀,注意贲门结合部穿支血管主干较粗,可用切开刀进行预凝处理。

    5、【创面处理:19'21" - 20'01"】预处理后创面干净,边缘无残留,对断端血管进行处理。

    查看详情
  • 肖绪华:十二指肠降部病变一例

    2024-12-25

    术中要点

    1.【环周标记:2'30" - 3'20"】十二指肠隆起或凹陷不明显,操作过程中边界易模糊,建议标记边界并发挥引导作用。

    2.【注射隆起:3'20" - 4'00"】十二指肠病变液体弥散较快,注射液优先选择透明质酸钠。

    3.【切开:4'00" - 20'25"】优先切开剥离面侧,其次为困难侧,浅切开暴露黏膜下层后追加深层切开;采用纯切模式可加快速度的同时减少电凝伤害。

    4.【创面处理:20'25" - 26'36"】主要处理穿支血管、避免过度电凝伤害,降低迟发性穿孔概率。

    5.【放置胃管:26'36" - 28'30"】将胃管放置于剥离面处,减少消化液的腐蚀。

    查看详情
  • 肖君:水压法ESD_胃体大弯大面积早癌伴疤痕一例

    2024-11-12

    查看详情
  • 肖绪华:食管病变一例

    2024-09-24

    术中要点

    1、【黏膜下层注射:2'20" - 2'57"】确定憩室嵴位置,从而明确开口位置,注射充分隆起。

    2、【建立开口:2'58" - 4'41"】在隆起处口侧,稳定刀头,切开大概2cm左右,黏膜两侧剥离,形成口袋区域。

    3、【隧道内剥离:4'42" - 16'44"】轻微吸引,通过透明帽把两侧拨开,轻轻推进。注射隆起,进行隧道内剥离,充分暴露憩室嵴。

    3、【憩室嵴切开:15'45" - 22'18"】自憩室侧向食管腔内切开憩室嵴。

    5、【憩室止血及创面处理:22'19" - 16'50"】轻轻吸引,闭合创面。

    查看详情
  • 黄思霖:盲肠LST一例

    2024-08-20

    术前精查

    1、ESD术前应该对病变整体的部位、病变的边界、表面形态、结构特征等进行观察,运用多种特殊光进行综合的评判。

    2、病变位于盲肠,边界清晰,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颗粒样表现,诊断为侧向发育型肿瘤。

    LCI下病变色调均匀,BLI观察确认为2A型病变。

    3、靛胭脂染色帮助利用色素沉积勾勒病变的边界、结构、表面特征。整体判断为黏膜层的腺瘤型病变,尚未出现浸润及癌变,符合ESD适应症。

    查看详情
  • 吴齐:胃ESD一例

    2024-06-26

    查看详情
12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