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正在升级维护中,浏览可能出现不稳定,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日历

早癌诊治

EARLY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早癌诊治> 早癌诊治> 品牌活动> 镜诚所治

刘枫:胃ESD_食管异位黏膜 胃体胃底腺息肉

2021-11-29

banner template.jpg

*以下内容中所有出现的LCI指联动成像技术(LCI:Linked Color Imaging);BLI指蓝光成像技术(BLI:Blue Light Imaging)


设备概要

LASEREO 7000

EG-L580RD(上消化道治疗镜)

 

简要患者病史

男;78岁

主诉:胸骨后疼痛2个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胸骨后疼痛,进食硬食或热食后为著,行胃镜精查提示:食道距门齿30cm左侧壁见一地图样0-IIb+IIc型病灶,肛侧局部粘膜可见一糜烂,表面覆有白苔,冲洗后存在,放大观察:病灶区呈茶色,可见IPCL增粗,未见明显扭曲异型,AB分型A型,边界较清晰,肛侧局部凹陷区域见2处蛇形IPCL,卢戈氏液染色后病灶区呈淡染区,等待2min后局部可见粉色征,BLI下未见明显银色征,于粉色区域活检2块。活检病理提示:(食管)小片食管粘膜,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肿瘤;活检组织局限,今为进一步治疗,拟“食管恶性肿瘤”收入院。


术前精查

1、【0’00”-1’01”】胃体上部大弯侧见数个与周围黏膜色调一致的息肉,大小约0.3-0.4cm;食管距门齿17cm前壁见2处橘红色黏膜岛,大小约0.5-0.7cm;

2、【1’01”-3’08”】距门齿30-35cm左侧壁见一地图样0-IIa+IIb型病灶,局部粘膜可见一结节样隆起,ME+BLI:病灶区呈茶色,可见IPCL增粗,AB分型B1+B2型,边界较清晰;

3、【3’08”-3’52”】卢戈氏液染色后病灶区呈淡染区,等待2min后局部可见粉色征,未见明显银色征。


ESD操作

1、【标记:3’52”-5’54”】内镜前端置放透明帽,病灶周边电灼标记。

2、【黏膜下层注射:5’54”-7’07”】 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抬举征良好。

3、【黏膜层切开:7’07”-12’36”】 FLUSH刀切开病灶边缘,逐步分离,见病灶基底部有较多血管,分离易出血。

4、【黏膜下层剥离:12’36”-19’48”】 继续分离,完整大块切除病灶。

5、【创面处理:19’48”-24’20”】 创面电凝止血处理,钛夹夹闭较深创面,最后喷洒人源纤维蛋白,确认没有活动性出血后退镜。

 

病理诊断

(食管ESD标本)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灶区癌变。

双侧断端切缘及基底切缘阴性。

HP(-) 免疫组化结果:异型细胞CK(+), Vim(-), CD7(-), CK20(-), P63(+), P40(+), CD34(血管+), Ki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