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以下内容中所有出现的LCI指联动成像技术(LCI:Linked Color Imaging);BLI指蓝光成像技术(BLI:Blue Light Imaging)
主持嘉宾
丁士刚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静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术者使用器械:
ELUXEO 7000
EG-760Z(上消化道放大镜)
简要患者病史
男,55岁,主因“上腹部不适半年”入院,胃镜提示胃窦及胃角可见片状黏膜糜烂伴粗糙,与周围边界不清晰,直径约3.5cm*4cm。
ESD术式操作
术中要点
1. 【标记:0'00"-4'35"】 内镜前端安装透明帽,沿病灶周边进行标记
2. 【黏膜下注射: 4'35"-7'56"】用黏膜注射针逐步行黏膜下注射,使病灶部位充分隆起。
3. 【黏膜层预切开: 7'56"-9'20"】黏膜下注射后,病灶部位抬举良好,用切开刀行黏膜层预切开。
4. 【黏膜下层剥离: 9'20"-22'28"】黏膜下层抬起后沿黏膜下层逐步剥离,期间多次补充黏膜下注射,保证充分抬起,确保充分剥离的空间。遇到血管,及时电凝预处理,防止出血影响手术视野。
5. 【创面处理: 22'28"-24'21"】冲洗创面,以金属夹逐步缝合创面
病理诊断
胃窦中低分化腺癌(Lauren’s分型为肠型),癌组织侵及粘膜肌层,镜下面积为6.1*2.5cm,呈地图样,不规则,周围粘膜重度慢性炎,可见小灶原位印戒细胞癌,伴中度肠化;底切缘净,一侧切缘净。
术后病理:远端胃粘膜内癌,中分化,肿物为2灶,大者约0.3*0.3*0.1cm,小者约2*1*0.5mm,肿物周围见溃疡伴肉芽肿性炎,周围粘膜轻度肠化,部分腺体增生。(上下切缘未见累及。小弯侧及大弯侧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8,0/12)
Q&A环节(专家解答请观看视频)
Q1:请问在处理创面时哪种情况需要金属夹封闭?如果切的深的组织靠近病变边缘如何封闭?
Q2:注射时出血比较明显,需要处理吗?怎样处理?
Q3:ESD手术时是选择在放大内镜下做标记还是治疗内镜下做标记?
*术者使用器械:
ELUXEO 7000
EG-760Z(上消化道放大镜)
出处:2023年5月23日 镜诚所治消化道内镜治疗专栏沙龙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