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以下内容中所有出现的LCI指联动成像技术(LCI:Linked Color Imaging);BLI指蓝光成像技术(BLI:Blue Light Imaging)
本期讲座,上山教授围绕一例重度纤维化病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
- 病变的诊断
- ESD实际操作演示
*以下内容为部分摘要,完整内容敬请点击视频观看!
病变的诊断
上山教授首先介绍-该病变发生于胃窦大弯侧,大小为20mm,是ESD术后瘢痕上的增生性变化。LCI模式下能够明显观察到病变表面的增生性变化和癌化部分。BLI模式下能够观察到不规则的血管,因此内镜下诊断为癌。
ESD实际操作演示
上山教授在内镜下发现,病变肛侧部分纤维化较为严重,因此决定先从肛侧部分进行切开。(若先从口侧切开,则会导致肛侧部分的切开较为困难)完成环周切开后,使用S-O clip进行牵引,考虑到病变位置在胃窦大弯侧,牵拉后的固定位置应为对侧的胃体下部小弯侧。因为使用了S-O clip,能够充分观察到纤维化部分,所以ESD剥离会更加安全。对于纤维化严重的区域,使用普通的透明帽难以靠近组织,教授在此使用先端帽ST Hood,能够较容易地进入重度纤维化区域进行剥离,并有效提升剥离线的观察性。
最后教授顺利完成了该病变的剥离,病理结果提示为高分化腺癌的治愈性切除。详细操作技巧请点击视频观看。
特邀翻译专家:潘文胜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
本讲座出自:2022年度早诊早治消化道早癌诊疗中日国际交流项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站—上消化道主题(治疗篇)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更多本系列活动的讲座和手术演示视频
上山浩也教授:ESD集锦(一)上消化道ESD –困难病例的治疗技巧,请点击此处观看
上山浩也教授:ESD集锦(三):经鼻内镜-ESD大显身手,请点击此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