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us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the following rights
Get fresh academic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Sign up for exclusive endoscopy contests and training courses
Use online training software
Watch the LIVE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and surgery
王洪武: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2例
王洪武: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2例
内容摘要
- [00:00-01:25] 支气管胸膜瘘简要介绍
- [01:26-11:33] 病例1:右下叶开口处支气管胸膜瘘
- [11:34-16:15] 病例2: 左主支气管胸膜瘘
- [16:16-21:09] 相关文献及治疗方式介绍总结
- [21:10-56:15] Q&A 及 讨论环节
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以下治疗方式
1、常规气管镜下治疗:
包括封堵剂和封堵器两类。封堵剂包括自体血+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纤维蛋白胶、OB胶等,适合于瘘口直径≤3mm者。封堵器包括各形气管覆膜支架、支气管塞、球囊、弹簧圈、房间隔封堵器、室间隔封堵器等,适合于瘘口直径3-5mm者。
2、外科治疗(包括胸腔镜):
创伤较大,主要适用于大于5mm的瘘口或经介入治疗无效者。主要方法包括:残端直接关闭、带血管蒂的软组织瓣(如心包和胸肌等)覆盖支气管残端、肺切除、外科胸腔镜治疗和(或)胸廓改形术等。
3、内科保守治疗:
包括长期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对症抗感染、营养支持及中药治疗等。
病例1
男性,58岁,入院时间2022-4-1
主诉:
肺癌术后1月余,咳嗽咳痰伴憋气半月
现病史:
- 患者1月前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下叶结节,2022年2月12日于外院行右肺下叶+上叶部分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复张良好,1周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右肺上叶原位腺癌,未侵犯脏层胸膜,切缘净,右肺下叶浸润性腺癌,高分化,大小约1.5cm×1cm,未侵犯脏层胸膜,切缘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基因检测未见基因突变。
- 出院10余日后出现间断低热,无寒战,未诉其他不适,未在意。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色暗红,咳痰约100口/日,无咯血块,伴有胸闷憋气、不能平卧,于2022年3月22日再次于手术医院完善胸部CT提示右侧液气胸,右肺炎症,右肺癌术后,考虑支气管胸膜瘘,再次入住该院胸外科。
- 于住院当天行右侧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术中引出暗红色液体700mL后咳嗽憋气有所好转,仍有剧烈咳嗽,伴咳血痰,不能平卧,后逐渐出胸以上及头面部皮下气肿,予头孢唑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抗炎及磷酸可待因对症止咳后咳嗽减轻,咯血痰有减少,仍有活动后胸闷憋气,可间断平卧,胸腔引流量约150~200mL/日,色暗红,为求气管镜下瘘口探查及治疗,经新冠三级排查后收入我科。
入院时症状:
偶有咳嗽咳痰,痰粘色白,偶咳痰血混合物,约10余口/日,胸闷憋气,活动后加重,尚可平卧,咳嗽时自觉右胁肋部抽痛,目前口服可待因1片/日止咳,低热,无明显咯血块,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纳少,眠欠安,二便调。
查体:
右侧胸壁可见一约6cm手术疤痕,右侧胸壁可见第2肋间、第8肋间分别留置引流管,外敷敷料未见渗出,双管外接引流瓶,瓶内可见气泡引出,下管引流瓶中暗红色液体,右侧触觉语颤减弱,右侧呼吸音低,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左侧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2022-03-28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胸部CT:右侧液气胸置管术后,右肺炎症,右肺癌术后。
(2022-03-31 我院急诊)血常规+CRP:白细胞 6.21×10^9/L,红细胞 4.39×10^12/L,血红蛋白 127g/L,血小板 360.0×10^9/L,中性细胞比率 82.1%,C-反应蛋白 52.26mg/L;全血肌钙蛋白I测定<0.01ng/ml,Pro-B型钠酸肽 <70pg/ml。
(2022-04-01 我院)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伴室上性早搏,临界ECG。
诊断:
1. 支气管胸膜瘘
液气胸(脓胸)、右侧胸置管术后、皮下气肿
2. 肺癌(原发性右下肺周围型腺癌)
右肺上叶原位腺癌、右肺下叶浸润性腺癌 、右下肺全切术+右上肺部分切除术后
3. 高血压2级 很高危组
4. 心律失常
室上性期间收缩
5. 肝功能不全
CT图像:
皮下气肿非常明显
气管镜下表现:右下叶开口处有瘘口,里面大量脓
治疗方案及依据:
1. 已形成脓气胸,存在严重感染,在保留引流管,需保证引流通畅的前提下进行封堵
2. 瘘口大,位置深,根据王教授中央气道八分区法,位于VI区,需保留右上叶及右中叶功能。故选择支架封堵。下图为设计后定做的支架。
治疗过程:
> 2022-4-2行气管镜下瘘口探查术
> 2022-4-13行气管镜下支架置入封堵术,术中置入Y形金属覆膜支架(右中间段12-10*20mm,右中叶8*8mm,右下叶盲端10*10mm)一枚,封堵良好。
> 2022-4-15行气管镜下支架复查术
> 2022-6-27行气管镜下支架复查术,右中叶开口处有肉芽,进行激光或者冷冻处理
> 2022-6-28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
CT图像前后对比:
左图治疗前,右图治疗后
肺部张开,少量胸膜肥厚
皮下气肿基本消失
病例2
男性,59岁,入院时间2021-12-10
主诉:
肺恶性肿瘤术后1月余,进行性喘憋加重20余天
现病史:
- 患者2021年11月3日因发现肺占位,于外院行胸腔镜下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肋间神经根阻滞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病理提示(左主支气管)鳞状细胞癌,气管残端(-),肿物体积:3.5*1.5*0.5cm,区域淋巴结见癌转移5/23,分组如下:4组淋巴结2/5,5组淋巴结0/1,6组淋巴结0/1,7组淋巴结1/6,9组淋巴结0/4,10组淋巴结0/1,11组淋巴结2/5。
- 术后引流管术后3日后拔除。20天前患者出现喘憋,进行性加重,CT检查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不除外支气管胸膜瘘,未系统诊疗,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入院。
入院时症状:
患者间断咳嗽、咳痰,痰粘色黄量多,不易咯出,声音嘶哑,活动后喘息加重,夜间时有憋醒,无法平卧,纳可,眠差,二便可。近一月体重下降约5kg。
查体:
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压痛。左侧胸部可见长约20cm横行手术疤痕,疤痕下可见闭式引流口愈合可,可见残余缝线,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2021-12-10)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CRP)(静脉血):*白细胞(WBC) 9.04 10^9/L,*血红蛋白(HGB) 124.0 g/L ↓,*血小板(PLT) 292.0 10^9/L,中性细胞数(NEUT#) 6.36 10^9/L ↑,C-反应蛋白(CRP) 10.90 mg/L ↑。
(2021-12-10)病房心电图:窦性心律 大致正常心电图。
诊断:
1. 左支气管手术残端瘘
2. 左肺恶性肿瘤 左肺全切术后 鳞癌 淋巴结转移 pT4N1Mx ⅢA期
3. 2型糖尿病
4. 肺部感染
5. 高血压1级(很高危组)
CT图像:
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左主瘘口
气管镜下表现:左主坏死物,大量脓
治疗方案及依据:
1. 本患者为难治性支气管胸膜瘘,瘘口直径约8mm,位于左主支气管开口处,且患者右上叶开口存在变异,常规覆膜支架、弹簧圈等封堵器均不适用。故选择室间隔封堵器。
2.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以镍钛记忆合金丝编制成自膨胀双盘状结构,双盘中间通过腰部连接。室间隔封堵器封堵瘘口目前文献可查到用于瘘口大于5mm的支气管胸膜瘘的个案报道,可达到完全封堵效果。
治疗过程:(图片及视频见课程视频)
> 2021-12-15行气管镜下瘘口探查术
> 2021-12-22行气管镜下室间隔封堵器封堵术,术中置入室间隔封堵器(规格XJFVM10 腰部直径10mm-右盘直径14mm-左盘直径14mm)一枚,封堵良好。
> 2021-12-27行气管镜下封堵器置入后复查术
> 2022-1-5再次行气管镜下复查术
> 2022-2-23再次行气管镜下复查术
> 2022-5随访患者状态极佳,已拔除引流管。
总结
- 支气管胸膜瘘病情复杂,病情多危重。早发现,早治疗。
- 治疗方案多样,因人因病而异
- 封堵同时保证引流畅通很重要。大禹治水原理。
- 全程抗感染治疗。
- 封堵器的选择多样,因瘘制宜。
更多精彩,请查看Q&A及讨论环节。
声明
富士胶片内镜世界(LIFE World)所登载的内容及其版权和使用权归作者本人与富士胶片所有。如发现会员擅自复制、更改、公开发表或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富士胶片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网站信息中涉及的治疗手技皆为术者个人针对该名患者特定体质及健康状况所采取的手法;术者对器械和药品种类的选择,也受到手术发生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相关内容及信息仅供会员参考。如盲目使用网站信息中涉及的治疗手技而发生意外,恕富士胶片及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推荐内容
-
镜享2023/07/10左玮:一例气管食管瘘支架置入术的病例分享病例:男性 52岁 务农
入院日期:2021-11-15
主诉:确诊食管癌10月余,饮水呛咳9天
病史:2020年12月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就诊后确诊食管癌,后行抗肿瘤治疗,2021-11-04我院复查未见肿瘤明显进展。今因饮水呛咳再次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药物过敏史。 -
镜享2023/07/10唐飞:关于一例淀粉样变喉气管损害患者就医崎岖路的再思考病例:女,66岁 ,2021年9月16日就诊介入肺脏病科
主诉:胸闷气喘十余年,发现气管肿物3天
现病史重点内容:
1. 患者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未特殊重视
2. 2021年9月常规体检发现咽部病变
3. 就诊当地医院电子喉镜提示: 咽后壁及声门下新生物,完善左咽侧壁活检
4. 门诊拟“气管肿物”收治入院
5. 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多年,口服用药控制一般 -
镜享2023/06/15陆霓虹:一例危重症气道狭窄的抢救病例: 男性 35岁 农民
主诉: 反复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2月余
现病史: 患者2月余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咳大量白色泡沫痰,胸闷明显,无发热。患者当时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PCP,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经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转至我院就诊感染科就诊,诊断“1.艾滋病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2.重症肺炎3.支气管真菌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4.支气管狭窄5.支气管肉芽肿6.马尔尼菲蓝状菌病7.细菌性肺炎8.口腔念珠菌感染9.口腔疱疹1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抗真菌、抗炎、抗病毒等治疗,患者仍有明显呼吸困难,胸部CT提示“气管狭窄”,建议行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 -
镜享2023/06/15郑大炜:中心气道狭窄救治病例分享病例: 袁XX,男,80岁
主诉: 以”咳嗽、咳痰50余年,伴气喘1年,再发20天“为主诉于2021.05.31入院。
现病史: 50余年前患者因长期接触粉尘后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量多,不伴气短、气喘,无发热、咯血、胸痛、盗汗等症状,在工作当地医院诊断“矽肺”,每于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反复在当地医院诊治(具体不详),自诉症状控制可;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伴胸闷、气喘,无发热、盗汗、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20天前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遂至当地县中医院诊治(具体不详),胸部CT提示多发结节表现,考虑尘肺伴两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可能大、间质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气喘加重,伴痰中带血、盗汗、乏力、纳差、双下肢无力,现为求进一步治疗我院,以“1.肺部感染 2.尘肺”收住院,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差,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体力明显下降。 -
镜享2023/03/16李媛:一例破损支架取出术的病例分享
病例:
男性,64岁,初治时间2023-1-29
主诉:
咳喘、间断咯血1年余,加重2月余
-
镜享2023/03/16李伟峰:气道肿瘤内镜下切除病例分享病例: 患者男,男,54岁。主因“气短、胸闷、咳嗽2月余”入院。